行为艺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,源自于对绘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行动的概念和欣赏。它的发展沿袭了保罗·瓦莱里(Paul Valéry)的"诗意"(poiesis)理论,该理论由哈罗德·罗森伯格(Harold Rosenberg)的"行动绘画"(action painting)概念所推广,并通过汉斯·纳穆斯(Hans Namuth)拍摄的杰克逊·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)在行动中的照片和影片得以诠释。
1955年,日本艺术家团体"古泰"(Gutai),特别是金山明、村上三郎、白贺一男和田中敦子,首次将"行动"(doing)与"物体"(object)相结合,使其在美学和概念上得到了提升。几年后,"发生"(Happening)运动在大西洋两岸的纽约和巴黎兴起,有艾伦·卡普罗(Allan Kaprow)、小野洋子(Yoko Ono)、沃尔夫·沃斯特尔(Wolf Vostell)、克莱斯·奥尔登伯格(Claes Oldenburg)和让-雅克·勒贝尔(Jean-Jacques Lebel)等艺术家参与。这一运动随后由Fluxus继续,包括艾莉森·诺尔斯(Alison Knowles)、迪克·希金斯(Dick Higgins)、南·朱恩·派克(Nam June Paik)以及约瑟夫·博伊斯(Joseph Beuys)等人,同时在维也纳也有Günter Brus、赫尔曼·尼奇(Hermann Nitsch)、奥托·缪尔(Otto Muehl)、理查德·施瓦茨科格勒(Richard Schwarzkogler)、瓦莉·艾克斯波特(Valie Export)和彼得·韦博(Peter Weibel)等艺术家继续了这一运动。
现在所称的行为艺术是由约瑟夫·博伊斯(Joseph Beuys)命名为"行为艺术"(action art),后来的大多数艺术家也沿用了这个名称,多年来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流派。现场表演可以在任何环境或空间中进行,时间长短不限,它基于人与物体、概念、持续时间、存在和地点之间的互动。只能通过现场体验或通过摄影和录像记录来可视化。行为艺术的先驱包括除上述艺术家外,还有伊夫·克莱因(Yves Klein)、詹姆斯·李·拜尔斯(James Lee Byars)、克里斯·伯登(Chris Burden)、玛丽娜·阿布拉莫维奇(Marina Abramović)、乌雷(Ulay)、卡罗莱·施奈曼(Carolee Schneemann)、安娜·门迭塔(Ana Mendieta)、奈杰尔·罗尔费(Nigel Rolfe)、赫金·希耶(Tehching Hsieh)和维托·阿康奇(Vito Acconci)等等。